对话比亚迪刘学亮:中国车企出海没有从零开始的机会

凤凰网科技
Oct 30

摘要:从最富到最穷的市场,比亚迪用同样的产品证明了中国品牌的力量。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于浩

编辑|董雨晴

日本东京一场闭门沟通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面对包括凤凰网科技在内的中国媒体,第一句话就坦诚得让人意外。“比亚迪在海外发展汽车时,任何一个市场,包括中国香港,我们没有从零开始的机会,我们都是从负数开始。”

“2004年,我代表比亚迪站到了东京法庭的被告席上。”刘学亮平静地回忆起二十一年前的那场官司。当时全球排名前三的电池巨头索尼和三洋联手,分别在日本和美国控告比亚迪专利侵权。

那是中国企业与海外巨头知识产权纠纷的至暗时刻,刘学亮却称那是他在比亚迪的“第一份工作”。“我们在日本请律师都请不到,没人愿意为我们代理。”最终,他说服了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律师”,在2005年,比亚迪意外地同时打赢了索尼和三洋,创造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史上的里程碑。

一场准备了20年的“必然”

“比亚迪选择在日本推出乘用车,很多人觉得吃惊和意外。”刘学亮透露,实际上比亚迪在日本已经深耕了20年。2001年前后,比亚迪就在东京设立了分支机构,与欧洲鹿特丹和美国芝加哥同时成为比亚迪最早的三个海外据点。

2022年7月21日,比亚迪正式在日本推出乘用车。此前一个月,日本媒体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直到发布会当天上午10点前不得发布任何消息。然而,有一位媒体人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在自媒体上写道:“今天日本的汽车工业将迎来一颗原子弹。”

刘学亮清晰地记得这个比喻。第二天,日本媒体纷纷以“黑船来袭”等标题报道比亚迪的进入。在他看来,这些词语的背后,是日本业界对中国品牌的一种认可。“他们希望通过比亚迪的产品刺激一下日本的汽车工业。”

数据表明,比亚迪在日本三年累计销售7123台车。“这个数字还不如我们国内海洋网一个小时的订单量。”刘学亮坦诚地说。然而,这7000多台车的背后是7000个日本家庭的选择,是他们对比亚迪的认可与期待。

更令人惊讶的是,比亚迪在日本没有设定销量目标。“我们知道销售目标不会太高,”刘学亮表示,比亚迪在日本的目标是到2025年建设100家经销商网络。“今年的达成还是有点挑战,应该在80家前后。”

从“负数”起步的海外征程

在发达市场的发展从不轻松。刘学亮直言,比亚迪在日本的补贴远不如日本车企和特斯拉“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很多国家的不公平竞争,竞争没有什么公平的,一定要自身强。”

他举了一个例子:欧洲品牌进入日本市场,方向盘在左侧,方向指示器位置都不对,根本没有为日本市场做出调整。在日本,比亚迪的车型高度则比国内低了20厘米。这一调整专门是为了适应日本立体停车库1550毫米的高度限制。

另一个细节是,比亚迪在日本推出的车型全部加装了“防止儿童遗漏车内”的警报系统。刘学亮解释,日本每年夏天都有儿童被误锁车内致死的悲剧发生,比亚迪主动加了这一安全功能。

最让刘学亮自豪的是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日本创造了十年零故障的纪录。“从2014年我们投放五台电动大巴到京都开始,很多日本网友希望这些车尽快离开京都。但遗憾的是,它们一直没有离开,而且越做越多。”

中国品牌在东南亚的集体突破

“泰国市场打造了一个‘泰国现象’。”刘学亮兴奋地分享道。比亚迪在泰国创造了彻夜排队买车的盛况,泰国网友甚至编出:“十年前我们彻夜排队买iPhone,十年后我们彻夜排队买比亚迪。”

这一现象意义不凡。东南亚市场曾是日本品牌的后花园,日本车企在泰国经营了60多年,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比亚迪的进入打破了这一格局,目前日本品牌在泰国的占有率已降至70%左右。

图|比亚迪2025年东京车展现场图

“泰国现象不仅仅给泰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也是中国汽车品牌真正迎来全新发展的拐点。”刘学亮认为,泰国市场发生的变化将为许多国家提供借鉴。

更令人惊叹的是比亚迪在泰国的渠道布局战略。“不同于所有汽车品牌,我们不会只选择大城市。”刘学亮宣布了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比亚迪在半年内将完成泰国77个府的全面布局。“你到任何一个府地都能看到比亚迪的店,开着比亚迪的车在泰国任何城市都能找到服务网点。”

比亚迪在泰国建设了百分之百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而且起步就以泰国员工为主。刘学亮提到,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16台比亚迪在泰国生产的DMI车型从曼谷开到北京,全程经历老挝、云南,并特别到访西安比亚迪工厂。

从最富到最穷的证明题

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呈现一个有趣现象:同时在全球最富和最穷的国家取得领先。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我们从今年1月份起每个月都是销量第一。”刘学亮透露。而尼泊尔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比亚迪也在一年前成为当地汽车品牌销量第一。

“比亚迪用实际行动做了一道证明题:新能源汽车普及在新加坡和尼泊尔这两个极端市场都取得了成功。”刘学亮认为,这十年中国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电动车普及是大势所趋,是产业重组的必经之路。

图| 比亚迪日本门店

他特别强调,比亚迪追求销量第一并非拘泥于数字。“当比亚迪在任何一个国家成为第一时,这个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普及就会成为世界焦点,其环境会变好。这是比亚迪倡导的社会责任。”

在新加坡,比亚迪甚至连续三年在当地国庆日(8月9日)邀请车主聚会。“第一年觉得没什么,后来发现场地越来越小,因为车主越来越多。”

品牌建设,没有捷径的持久战

“品牌建设不存在速战速决,它是一场持久且困难的攻坚战。”刘学亮多次强调这一观点。他表示,日本车企用60年在东南亚搭建了受人尊重的品牌形象,中国车企才刚刚开始。

在他看来,比亚迪在海外的发展绝对不是偶然。“大家觉得现在比亚迪的速度很快,但在追求速度的背后,我们已经付出了30年的耕耘。”

面对国内同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刘学亮表现出开放态度。“比亚迪在海外做好了,就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好了。”他重申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观点:“中国品牌在一起才能成就中国品牌。”

对于未来的规划,刘学亮透露比亚迪将继续坚持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过去十几年中国电动大巴没有发生恶性事件,正是因为全部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随着比亚迪在日本推出首款纯电K-Car(轻型车),刘学亮更加自信。“我们从零开始设计,而日本车企都是在原有平台上修改。”比亚迪的K-Car采用了侧滑门设计,这是日本市场最流行的设计,但其他电动车企业均未实现。

“只有比亚迪敢这么做,因为电动车必须从零开始设计,而不是在传统平台上更改。”刘学亮说。

在新加坡,比亚迪已成为销量第一的品牌;在尼泊尔,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比亚迪同样位居销量榜首。从最富到最穷,比亚迪用同样的产品证明了中国品牌的力量。

“当比亚迪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第一的时候,这个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上就会成为世界焦点。”刘学亮的眼神中透着坚定。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