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建狂潮,根本停不下来!

智通财经
Oct 31

智通财经APP获悉,科技行业刚刚经历了意义深远的一周,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存在泡沫论调,但人工智能(AI)基建热潮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

作为AI革命核心的英伟达(NVDA.US),其市值率先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微软(MSFT.US)与OpenAI达成协议,大幅提升了这家ChatGPT母公司的融资能力;OpenAI随即着手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公司估值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亚马逊(AMZN.US)宣布将裁减1.4万名企业员工以精简运营、加快AI部署,而就在数日后,其云服务部门公布了近三年来最强劲的增长数据。

这些进展,连同众多的财报电话会议和高管访谈都清晰地表明,AI已稳固成为全球企业投资的最大催化剂和股市上涨的引擎,即便有人对这两者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投资热潮持续不退

微软、谷歌(GOOGL.US)等科技巨头营收的飙升,本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本周,包括霍尼韦尔(HON.US)、涡轮机制造商GE Vernova(GEV.US)以及重型设备生产商卡特彼勒(CAT.US)在内的逾百家非科技行业全球企业,均在季度财报会议上提及数据中心业务。

卡特彼勒数据中心设备供应部门在上一季度销售额增长31%。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oseph Creed本周表示:“我们对数据中心备用电源业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Wealth Enhancement Group投资组合经理Ayako Yoshioka表示:“如今AI供应链已涵盖能源、工业制造与冷却技术等领域,投资者关注的是整个生态系统,而非仅限于核心科技板块。”

高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AI相关基础设施支出可能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仅今年一年,微软、亚马逊、Meta(META.US)与谷歌四家企业的相关支出总额预计将接近3500亿美元。

牛津经济研究院数据显示,AI投资还在为全球贸易提供支撑。美国数据中心资本支出中约60%用于进口IT设备,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台湾省、韩国和越南的半导体产品。

近期,代表超过21万亿美元总市值的至少二十多家企业发布了季度财报,或就AI话题接受采访。包括宝洁(PG.US)与博利登在内的多家企业表示,尽管进展不均衡,但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已开始显现。

瑞士电梯与自动扶梯制造商迅达集团首席执行官Paolo Compagna表示:“我们坚信,AI在研发与创新过程中的贡献将稳步提升。”尽管他也承认,AI的具体影响尚待观察。据悉,该公司上周上调了年度利润率预期。

根据LSEG数据,美国科技行业营收同比增长率已超过15%,增速领先所有其他行业。苹果(AAPL.US)表示将大幅增加AI领域投资,亚马逊则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达到1250亿美元。

估值过高隐忧

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全球股票市值已累计上涨46%,增量约46万亿美元。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数据显示,其中三分之一的涨幅来自AI相关企业。

但有分析师警告,由于每一代新产品都带来性能的指数级提升,服务器、加速器和芯片的更新周期正在加快。瑞银分析师指出,AI芯片的使用寿命正缩短至五年或更短,迫使企业加速资产减记和更新换代。

一项分析显示,随着芯片和数据中心支出的增速超过营收,主要科技公司的销售收入与资本支出比率急剧下降,AI相关支出的激增扩大了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差距。对部分公司而言,资本支出占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

投资公司Xponance高级投资组合经理Sumali Sanyal表示:“如果未来三年内AI在商业化变现方面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将开始提出尖锐质疑。”

微软上一季度资本支出创下350亿美元的纪录,并预计未来支出将进一步增加。这一趋势引起Bernstein分析师Mark Moerdler的质疑:微软是否在向泡沫中投入资金?对此,微软首席财务官Amy Hood回应称,AI相关需求仍超过公司当前的投入规模,并表示“原本以为能逐步赶上需求,但目前看来还做不到”。

部分企业还在通过举债为AI项目融资。甲骨文(ORCL.US)上月发行180亿美元债券,成为科技行业规模最大的债券发行案之一;Meta计划发行的300亿美元债券,有望打破这一纪录。周四,在这一消息和财报影响下,Meta股价下跌逾11%。

不过,许多经济学家仍认为,AI发展周期远未进入尾声。高盛数据显示,目前AI投资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不足1%,远低于电力革命与互联网泡沫时期2%至5%的峰值水平。

Polar Capital Technology Trust投资组合经理Nick Evans表示:“我们仍处于AI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创新速度是数十年来最快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