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同比增速接近20%

智通财经
Oct 31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在“通用计算”市场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智能计算”异军突起,成为拉动整体IaaS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速接近20%,疫情以来增速再创新高。本轮增长主要得益于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的扩张、AI智能体的前沿实践,以及云厂商的战略性出海布局。云厂商的战略重心正由“通算”向“智算”转移,智算已成为公有云竞争格局中的全新增长支点。

IDC市场研究发现——智算需求重塑公有云IaaS市场格局

1、市场复苏:智算从“新动能”跃升为“主引擎”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有云基础设施中算力市场总规模达728.4亿元,其中智算资源池贡献超过五分之一。IDC预测,AI相关工作负载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在2030年前(“十五五”规划完成前)实现对通算市场的全面超越。

行业模型加速落地:互联网、金融、制造、医疗、政务等行业不再满足于通用大模型,而是转向训练和部署贴合业务场景的行业模型。从算法训推到风险控制,从药物研发到智能制造,行业模型的训练和推理的持续性需求,产生了对高性能GPU算力、高速并行文件存储和低延迟网络的巨大而持续的消耗。

AI智能体的探索:以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技术不断突破,降低了AI应用开发门槛,引发全行业中小企业的AI智能体实践热潮。企业开始尝试用可负担的资金投入体验AI红利,优化客户服务、内部流程与产品体验,这类“快速实践”虽单点需求有限,但因分布广泛、时效性强,形成了海量分布式、弹性算力需求,进一步推高云上智算资源的利用率。

2、阵营格局:互联网智算与运营商智算双线并进

IDC观察到,在智算新蓝海市场中,正在形成明显的“双阵营结构”:

互联网智算阵营——以技术研发和场景落地为驱动

以阿里云、火山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构成智算服务市场的第一阵营。其客户集中在科技企业与行业模型落地领域,既承担内部模型训练任务,也对外输出智算支撑。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以26.4%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市场占有率提升0.8%;火山引擎凭借线上算力能力实现快速增长,市场排名跳跃式增长。

互联网云厂商一方面依托自身集团或者关联公司的庞大的AI业务(如电商推荐、网络直播、社交联动、内容审核、自动驾驶)形成强劲内需,市场供给和投入韧性强大;另一方面,将内部孵化成熟的技术与经验向外部市场进行产品化输出,构建“算力+模型训练+推理部署+应用开发”一体化生态体系,推动智算从“资源消耗”走向“产业落地”。

运营商智算阵营——以政策导向与国家战略为支撑

以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形成的运营商阵营构成另一极。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及央国企AI化转型政策红利,该阵营在智算领域呈现高投入、高增长势头。IDC预测,未来两年运营商智算云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与互联网厂商相比,运营商更注重“算网融合”,在提供确定性网络保障的同时深入行业场景。值得注意的是,经历早期大规模投入后,运营商云开始注重商业化回报,未来将更加关注投入产出平衡与可持续增长。

3、行业纵深:谁在为智算盛宴“买单”?

市场若想保持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必然要接受下游应用市场的检验。当前,互联网电商、娱乐社交、AI大模型科技公司、自动驾驶与金融支付等细分赛道对智算服务市场贡献巨大,构成需求侧主力军:

互联网电商与娱乐社交:AI生成内容、智能推荐与审核应用广泛,其行业未来拓展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AI大模型能力的迭代升级效果。是智算资源稳定而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

科技大模型公司:AI大规模预训推、与微调和API调用等需求,是GPU集群的主要租用方。

自动驾驶:从算法迭代到仿真测试,对算力需求几乎无上限。

金融支付:AI在风控、反欺诈与智能投顾中深度应用,对实时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算力需求与日俱增。这些行业共同特点是数据密集、创新活跃、资本充裕,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AI能力视为业务核心竞争力。其广泛采用多云架构与弹性智算服务,以应对周期性负载波动,推动企业持续加大在高算力GPU、AI专用芯片、AI存储及高速网络等领域的投入,带动相关资本加速入场。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持续推进,“资产采买”向“服务租赁”和“线上算力”的模式转化,成为企业抗周期性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IDC研究洞察

通算与智算的此消彼长与长期共生

1、通算放缓但韧性仍在

尽管智算市场增速亮眼,但IDC分析认为,通算市场的基础性价值并未削弱。通算IaaS仍然支撑着绝大多数企业级应用与数字化转型项目,特别是在AI未完全渗透的传统行业,通算资源仍是云迁移的核心形态。

2、智算虹吸效应显现,资本流向结构调整

智算市场的高速发展正在对社会资本产生“虹吸效应”。2024年,阿里云、火山引擎、腾讯云、三大运营商的智算投资总额基本都实现了翻番增长,而通算资源投资增速则明显放缓。资本的集中投入带动GPU、AI芯片、光模块等上下游产业链扩容,部分云厂商的通算扩容计划被迫延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AI模型商业化尚未完全清晰的背景下,智算投入仍面临波动性风险,可能出现阶段性算力供给过剩现象,这将考验云厂商的算力调度与成本优化能力。

3、智算赋能通算:融合趋势增强

IDC认为,智算的落地正在反哺通算市场。一方面,AI技术推动云平台在资源调度、成本优化、能耗管理等环节不断优化,提升了通算运营效率;另一方面,AI推理任务中部分轻量化场景可运行于通算环境中从而提升性价比。未来,“智算驱动通算升级”将成为新常态,算力形态将更加融合。

4、出海战略的抬升,与AI服务化并进

IDC观察到,主流云厂商正将“出海”作为公有云市场的第二增长曲线。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区域公有云市场潜力巨大,价格敏感、人才紧缺、国际化交易频繁的市场需求与中国公有云技术优势呈现互补态势,为中国云厂商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此外,海外更为丰富的AI大模型生态也对中国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中国云厂商在国际市场全面发力的同时,也把国际先进AI理念与国内AI应用市场相结合,形成“营收增长”和“技术升级”的海内外良性双循环。

国产化生态深化发展成新焦点

IDC研究发现,国产算力生态的快速成熟正推动国内整体产业链水平提升,成为中国公有云市场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国产化占比显著提升。

硬件供给多元化发展:华为云以其升腾AI芯片和鲲鹏CPU为核心,构建全栈国产化公有云服务;百度智能云基于自研的昆仑芯,在智算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国产化选项;阿里云也在大力推进其国产化公有云底座。这些元素的陆续入市,为公有云用户提供了丰富且经过实践检验的国产化选择。

需求端政策驱动发展:在政策引导和供应链安全双重因素下,越来越多的中长尾公有云用户,包括广大中小企业、政府和国企相关单位,开始将“国产化”纳入核心选型标准。云厂商的国产化资源池,正协助这些用户平滑地完成技术升级与迁移,规避潜在风险。

IDC中国研究经理崔婷婷认为,2025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在智算需求的强力推动下重回高增长轨道,智算的崛起并非通算的替代,而是新旧算力体系的结构性共生。AI大模型、智能体及行业模型的快速落地,云厂商的战略重心正由资源供给转向价值创造。互联网云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场景落地优势持续强化生态粘性,运营商云则凭借“算网融合”与政企信任实现差异化突破。与此同时,智算投资正引发资本与产业链的再平衡,推动国产化生态加速成熟。

结语

IDC认为,智算市场的高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公有云基础设施的全面复苏,也正在重塑云计算产业的结构与逻辑。未来3-5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将在国产化、智能化、国际化三股力量的交织中持续成长。

通算与智算的融合、AI工作负载的普及和产业资本动态调整,将共同构成中国公有云市场的新周期。对于云厂商而言,如何在智算浪潮中实现差异化价值创造,将决定下一个十年的行业格局。唯有深刻理解这一趋势,积极拥抱变化,方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争上游,立于不败之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