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红利加速释放,讯飞医疗(2506.HK)大模型焕新与产品进阶,筑牢增长逻辑

格隆汇
Nov 10

近日,讯飞医疗再次集中释放技术与产品新成果,不仅实现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的跨越式升级,还同步推出智医助理医院版1.0与升级款讯飞晓医APP。这不仅彰显其技术迭代的硬实力,更精准切中当前AI医疗行业的政策风口与市场核心痛点

尤为关键的是,此次升级的大模型及系列产品,始终以“全栈自主可控”为底层支撑,兼具技术硬核特质,既在底层模型上实现关键突破,又紧扣临床场景与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功能,形成从技术突破、产品落地、到场景适配的完整链路,差异化竞争优势清晰可见。

作为A股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讯飞医疗自诞生便坐拥“巨人肩膀”优势,在技术领先性、场景落地能力与政策适配性上形成多重壁垒,构筑起难以复制的价值护城河。

从行业层面看,AI医疗的市场空间正持续扩容。中信证券测算显示,2025年至2029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B端、G端累计市场空间近200亿元,C端年理论空间超700亿元。其强调讯飞医疗这类拥有底层模型、数据壁垒以及稳定客户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在此背景下,对投资者而言,该如何解读讯飞医疗此次技术升级的深层价值?又该如何看待其在行业中的发展潜力?这正是后续需要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

技术护城河:医疗大模型构筑绝对竞争壁垒

此次升级的星火医疗大模型的核心突破,在于其构建的“医疗高质量数据+医疗精品知识库+医疗强化循证推理”全链条技术体系,从基础层到应用层形成闭环壁垒,也使其在数百个同类模型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首先是医疗高质量数据的“奠基优势”。

不同于多数竞品依赖碎片化、非标注的公开数据,该模型的核心数据体系聚集两大高价值方向构建。一方面是打造“循证长思维链数据”,全面覆盖基层与等级医院的全业务场景,确保数据与真实诊疗流程高度贴合;另一方面是依托医生实时诊疗反馈与行业专家联合构建,形成‘强化学习数据’,通过动态反哺持续校准模型精度,从源头提升其专业性与诊断准确性,为后续技术能力落地筑牢根基。

其次是医疗精品知识库的“支撑优势”。

模型通过深度加工数亿篇权威医学资源,包括各类临床指南、核心期刊文献,且整合中华医学会等专业机构的优质内容,同时系统梳理重点专病的诊疗路径,形成结构化知识库。更关键的是,其搭载的循证检索技术可实现知识溯源,大幅降低AI医疗领域常见的“医疗幻觉”问题。

依托这一扎实知识库支撑,该模型攻克的长思维链强化学习技术,在医学知识问答、医疗语言理解、医疗文书生成、诊疗推荐、多轮交互及多模态交互等能力维度,效果全面超越GPT-5(high)及DeepSeek V3.2-Exp。依托模型的深度赋能,以智医助理为代表的医疗AI产品实现能力提升,支持诊断病种拓展至2500种,首诊合理度达98%,同时新增医学思维链循证推理和中医辅助诊疗能力,持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根基。

同时,大模型能力也向等级医院复杂场景进阶,在门诊场景中诊断准确率达93.1%,显著超越低年资医师水平,更优于高年资医师水平。在住院场景这一病情更为复杂的领域,星火医疗大模型在诊断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核心指标上表现优异,专科AI能力在业界首次达到等级医院主任级医师水平。

最后是医疗强化循证推理的“落地优势”,也是破解AI医疗“黑盒决策”行业痛点的关键。

模型突破长时序复杂病历推理技术,成功实现两大场景跨越。一是从基层全科到院端专科的诊疗衔接,二是从门诊到住院的全流程覆盖。更重要的是,其推理过程完全满足“证据可追溯、推荐有依据、决策可解释”的临床要求,医生能清晰掌握模型给出建议的逻辑链条,避免传统AI决策的模糊性,大幅提升临床采纳度。

清晰的是,在AI医疗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背景下,星火医疗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实际竞争壁垒。从数据奠基到知识支撑,再到推理落地的全链条能力,既保障了技术自主可控,又实现了临床深度适配,这种技术与场景的复合优势,亦成为其巩固行业地位、抢占市场红利的核心底气。

B端破局:从基层到等级医院的价值升维

此次发布面向等级医院的智医助理医院版1.0,标志着讯飞医疗完成从“效率工具”升级为“医生AI决策伙伴”的关键转型,精准契合当前医疗AI市场的核心需求变迁。

从全球行业趋势来看,AI医疗领域的投资热度正持续攀升。风投机构Menlo Ventures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医疗保健行业的AI投资已激增至14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近两倍。同时,市场热情还催生出8家AI医疗独角兽企业,且这些企业多聚焦临床文档、编码计费等行政效率提升领域,侧面印证了医疗行业对AI赋能的迫切需求。

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样突出。针对2024年全国医院总诊疗量达101.1亿次所带来的庞大诊疗压力,医疗机构对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需求愈发迫切。

讯飞医疗的智医助理医院版1.0,恰好精准切中这一痛点。其依托每天超百万次AI常态化应用形成的海量数据,叠加大模型能力,能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智能会诊、病历质控等全流程服务,实现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更关键的是,覆盖全国31省市801个区县、超7.7万家机构的基层应用、累计完成11亿次辅诊,这些海量真实数据持续反哺模型迭代,最终转化为院端场景的核心竞争力,让智医助理医院版1.0的服务能力更贴合临床实际需求。

C端生态重构:主动健康管理的全民时代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带来健康数据爆发,叠加慢性病管理需求升级,C端用户的健康需求正从被动的信息查询,全面转向主动的行动落地。

依托覆盖2000多种疾病、3000多种症状、60000多种药品及6000多项检查检验项目的知识体系,讯飞晓医APP通过动态健康档案与闭环管理模式,层层递进的构建起从基础评估到深度管理的全场景能力,症状评估、报告解读、用药风险提醒等功能形成基础支撑。

首先是从零散健康数据记录到多源信息整合的跨越,其将体检报告、用药记录、自助监测数据等碎片化信息汇集成连贯的动态健康档案,生成可视化健康轨迹,让用户与医生都能清晰掌握健康变化趋势。

其次是进一步依托500余条三甲医院验证的诊疗路径,延伸出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针对高血压、减重等高频需求推出专项计划,通过提醒、干预、跟踪的全流程设计,将静态的健康建议转化为动态的行动引导。

可以说,2600万下载量、1.6亿次咨询量与98%的用户满意度,讯飞晓医APP的模式创新已获得市场的充分验证。这背后亦是对家庭健康管理场景的深度适配,填补了医院诊疗与家庭照护之间的空白地带。

政策导向下:AI医疗规模化时代的确定性机遇

讯飞医疗从技术底层延伸,无论在基层、院端,还是C端的全场景布局,与AI医疗行业的政策导向形成深度共振,这种政策适配性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保障。

当前AI医疗领域的热度与矛盾依旧突出。截至今年5月,国内累计发布医疗大模型达288个,仅今年就新增133个,远超2024年的94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行业整体渗透率仍徘徊在10%至20%,供给激增与低渗透并存。

政策层面的支撑正从宏观导向转向具体资源赋能,不断为化解行业矛盾提供关键助力。

譬如,今年“十五五”规划解读中明确,将通过国家级算力调度平台与算力券机制,为AI医疗企业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AI部署。

讯飞医疗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801个区县,通过规模化应用构建了政策落地的先行经验;并在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WHA78)期间,凭借卓越的基层医疗赋能成效,入选数智赋能基层卫生的中国实践案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英文网站展示。

此外,《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基层与专科智能辅助广泛应用、2030年基层全覆盖的目标,讯飞医疗智医助理在安徽形成的可复制模板为全国性推广奠定基础;而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5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全流程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监测”的导向,又与讯飞晓医APP的动态档案、闭环干预模式形成精准呼应。

除了国内政策的深度适配,讯飞医疗的国际布局也进一步拓展了增长边界。

其此前发布的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与晓医香港版,以香港为桥头堡切入全球市场,恰好契合全球AI医疗领域的需求缺口。海外市场虽在模型技术上有积累,但缺乏适配基层场景的成熟方案,而讯飞医疗基于国内实践打磨的低成本与高适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医疗升级浪潮中具备天然竞争力。

随着行业从“技术验证”全面转向“规模化变现”,讯飞医疗清晰的三维增长逻辑或能化解这一矛盾。技术领先性筑牢行业壁垒,B端突破机构痛点、C端健康管理挖掘个人健康需求,打开增长空间。

在政策适配性保障发展确定性、行业渗透率从不足20%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周期中,讯飞医疗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与开放生态战略,有望推动估值与业绩的双重提升,成为AI医疗赛道不可忽视的核心标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