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炮轰小米,雷军被捅了一刀

首席财经观察
Nov 12

贾跃亭:小米和我们根本没有可比之处。

出品 | 首席财经观察 作者 | 松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商业世界的潮起潮落,莫过于此。

贾跃亭回忆起乐视的巅峰时期,放言道:小米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彼时的乐视以“生态化反”为旗,试图构建一个无所不包的商业帝国。从视频内容到超级电视,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乐视的版图极速扩展。

而同一时期的小米,正经历成长的阵痛,手机销量未达预期,陷入战略调整期。在乐视耀眼的光环下,彼时的小米似乎的确与它不在一个维度。

然而,十年转瞬,格局已彻底颠覆。

曾经高呼“蒙眼狂奔”“为梦想窒息”的乐视,终因资金断裂、战略失衡而崩塌。贾跃亭最终也滞留美国,只留一句“下周回国”的空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跃亭突然“口出狂言”,强调自己过往的技术成就。这番“下战书”式言论,不免让人猜测,他是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贾跃亭:小米和乐视没有任何可比之处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中,贾跃亭表示:“(当年)小米在我们面前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图源:抖音

在贾跃亭看来,乐视当初的崩塌并非因为产品、技术或用户不足。相反,他认为乐视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竞争力,甚至开创了不少独一无二的技术。

对于贾跃亭的这番言论,网络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声音

有乐视手机和电视的用户现身说法,表示当年乐视的产品确实很不错,对贾跃亭的说法给予了认可。

图源:抖音

然而,更多人对其说法产生了质疑。毕竟,乐视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去式。如今,贾跃亭本人也长期滞留美国,当年留下的那句“下周回国”的承诺,也变成了网友的谈资。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跃亭的这番言论遭到了网友的嘲讽。有网友表示:“死鸭子嘴硬。”也有网友继续用“下周回国”的梗调侃贾跃亭。

图源:微博

这并不是贾跃亭第一次公开评价小米。

2024年4月1日,贾跃亭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小米汽车的首次发布非常成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近几年的日臻成熟和中国制造体价比的巨大优势。小米造车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诚然值得点赞,但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令人担忧。

图源:微博

从贾跃亭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对小米造车模式的不满。在他看来,小米这样的造车模式是没有益处的。

“价值观决定了天花板,对标、抄袭和浅层次的创新无法带来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和基础科技超越”贾跃亭说。

但对于贾跃亭的发言,相当一部分大众依旧秉持着质疑和嘲讽的态度。

从网络舆论来看,贾跃亭在大众心里的形象早已不如当年,甚至颇有跌入谷底的意味。对于贾跃亭的话,大众始终保持质疑。甚至有网友直言贾跃亭是骗子,“他的话只能信1%。”

这显然与其过往的所作所为有关。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乐视长达十年的财务造假事件。时任乐视董事长的贾跃亭难辞其咎,被认定为组织、策划、领导财务造假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因此被处以巨额罚款并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2015年,贾跃亭减持乐视网股票,以“借款”为由,承诺将其所得全部借给公司作为营运资金使用。事实上,贾跃亭减持后获得的26亿资金,仅有约6.3亿元留在了乐视网,其余大部分资金都被转移至其控制的其他账户。

2017年,贾跃亭赴美造车,留下一句“下周回国”。时至今日,这句“下周回国”仍未被兑现。

在美国造车的贾跃亭和他的FF同样面临欺诈调查,这也使得他的“造车梦”被大众视为一个泡沫。

总而言之,贾跃亭从昔日的“创业英雄”到如今被许多人称为“骗子”,并非源于单一事件,而是其长期、多方面的失信、造假和承诺落空共同导致的结果。

这也是为何,当贾跃亭回忆当年乐视辉煌的时候,收获到的批评远多于赞美。

从另一方面看,小米如今发展势头强劲,早已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这与乐视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反差之下,不少人认为贾跃亭的言论缺乏足够说服力,甚至有些脱离现实。

十年过去,这幅商业棋盘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乐视的结局,只令大众留下一片唏嘘。

只是贾跃亭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动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乐视和小米的“道不同”

乐视与小米的命运交织,生动诠释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商业规律。

早期,乐视凭借着视频起家,通过大量购入版权来维护自己的既有生态。

2010年,乐视网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视频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此时的乐视开始向上游内容产业延伸,例如成立乐视影业、收购花儿影视等,以加强内容自制能力。

2012年,乐视首次明确提出“乐视生态”概念,即“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模式。三年后,贾跃亭提出的“生态化反”正是对这一生态模式的延续。

短短几年里,乐视迅速向其他领域扩展。

2013年,乐视推出超级电视,以高性价比和捆绑会员服务的模式,迅速占领了相当一部分智能电视市场;2015年,乐视进入智能手机领域,试图复制超级电视的“硬件负利”模式;同年,乐视宣布进军智能汽车领域,启动“SEE计划”,对标特斯拉

在此期间,乐视还陆续拓展了乐视体育、乐视云、乐视金融等子生态,形成了七大生态业务并行的格局。

彼时的乐视气势如虹,成绩斐然。2016年,乐视网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超级电视在“919乐迷节”曾创下单日销量超86万台的纪录。

谁也没想到,短短时间内这座大厦就开始倾倒,从巅峰跌至谷底。

贾跃亭在内部公开信中表示,由于扩张节奏过快,公司的资金和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乐视的危机一步步加深。

相较于乐视的极速扩张,小米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深耕手机行业。或许正因为如此,小米才能在乐视陷入危机时,依旧持续发展,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如今贾跃亭公开表示,当年乐视的产品远超小米,这一点或许没有错,毕竟当年的乐视风光无比。从当时的市场数据来看,乐视的产品确实获得了高度认可。

但还是那句话,商场如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成王败寇并非一时可论。

乐视的坍塌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商业的成功终究要回归本质。它警示我们,一时的资本泡沫终将散去,企业的根基在于健康的现金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及对战略节奏的精准把控。 任何脱离用户价值与商业常识的盲目扩张,无论故事多么动听,都难逃市场的最终审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