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SiC?功率器件市场,跑出一匹黑马!

格隆汇
Nov 14

在功率半导体材料的进化谱系中,硅(Si)走到了尽头,碳化硅(SiC)正当红,而氮化镓(GaN)则在高频轻载领域攻城略地。然而,行业对更好的材料的追求是无止尽的。

11月初,日本Patentix株式会社宣布全球首次利用FZ法成功生长出金红石型二氧化锗(r-GeO2)块体晶体——尺寸达到5毫米。这块小小的晶体,带隙高达4.68 eV——远超碳化硅(3.3 eV)和氮化镓(3.4 eV),并且理论上可同时实现p型与n型掺杂。

这一突破,再次将超宽禁带(UWBG)氧化物材料体系推向前台。随着电动汽车(EV)的普及、AI 数据中心的能耗增长、减碳与节能需求的增强,以及车载功率模块小型化趋势的到来,超宽禁带半导体的商业化正受到高度期待。而氧化物,如GeO2和Ga₂O₃,正被视为实现更高耐压、更高功率、更高效率的下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

二氧化锗:UWBG赛道新黑马?

在超宽禁带(Ultra-Wide Bandgap, UWBG)半导体领域,除了广为人知的氧化镓(Ga₂O₃),二氧化锗(GeO2)正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竞争者。

二氧化锗作为功率半导体的优势主要有三点:其一,它是具有高功率半导体潜力的超宽带隙半导体;其二,它适用于常规型GeO2 MOSFET的P型和N型掺杂;其三,它拥有廉价的块状晶体和外延层。

二氧化锗的定位(图源:Patentix)

二氧化锗(GeO2)共有五种晶体结构:金红石型、α-石英型、CaCl2型、α-PbO2型和黄铁矿型。日本公司Patentix目前取得突破的就是金红石型二氧化锗(r-GeO2),r-GeO2具有4.6 eV的巨大带隙,理论预测其同时具有n型和p型导电特性。因此,它有望应用于下一代高性能常关型MOSFET等领域。

Patentix 株式会社是一家源自立命馆大学的初创企业,专注于超宽带隙(Ultra-Wide Bandgap, UWBG)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锗(GeO2)的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自2022 年12月成立以来,公司累计融资额已达10.59亿日元。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r-GeO2的潜力,需要实现具有最小晶体缺陷的高质量块状衬底。此前该公司曾使用助熔剂法 (Flux Method) 合成块状晶体,最大尺寸约为15x2.5x5mm]。为了利用r-GeO2实现功率半导体器件,更高质量和更大尺寸的块状晶体是必需的。

此次Patentix以传统熔剂法合成的r-GeO2块体晶体作为种晶,Patentix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通过FZ法生长的 r-GeO2晶体。如图 1所示,晶体左侧的黑色部分为 FZ 法生长区域,尺寸约为 5 mm。虽然晶体因掺杂添加物而呈现黑色,但其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晶面(facets),显示出较高的晶体质量。

图1:采用FZ法生长的r-GeO₂块体晶体照片。左侧的黑色部分为通过 FZ 法生长的晶体,右侧的白色部分为采用熔剂法(Flux 法)合成的种晶。(图源:Patentix)

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对侧面晶面进行分析,确认其对应 r-GeO2的 (110) 晶面(见图 2)。进一步将生长部分研磨成粉末后进行 XRD测试,观察到 r-GeO2的晶峰;但同时也检测到三方晶系(trigonal)GeO2的衍射峰,说明生长晶体中仍含有与金红石型不同的杂相(见图 3)。

图2:晶体侧面晶面的 X 射线 2θ/θ 衍射图谱。

(图源:Patentix)

图3:将晶体粉末化后获得的 X 射线 2θ/θ 衍射图谱。(图源:Patentix)

该公司接下来的目标是制备出半英寸级的 r-GeO2块体衬底,更长远的计划是,结合半英寸 r-GeO2块体衬底与Minimal Fab系统,开发出传统半导体材料无法实现的超高性能功率器件。

除了金红石型GeO2,另一方面,三角晶系α-石英型GeO2具有6.2 eV的超大带隙,并表现出压电性。因此,它有望作为HEMT元件应用于下一代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以及6G之后的高容量、高速7G通信。

氧化镓,日本技术积累颇深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看从前几年就开始被业界追捧的氧化镓(Ga₂O₃),被视为继SiC与GaN之后最具潜力的高压功率器件材料。它是一种性能远超氮化镓的无机化合物,目前已知晶相多达六种,其中包括α、β、γ等五种稳定相与一个瞬态相κ-Ga₂O₃。其中,β相(β-Ga₂O₃)是热力学最稳定、研究最深入的晶体结构,也是当下产业化的主角。

β-Ga₂O₃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日本筑波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与德国柏林 Leibniz 晶体研究所的合作阶段。这种材料熔点高达 1793℃,在高温下其他相都会转变为 β 型,因此只能通过熔体法获得单晶。得益于优异的热稳定性,β-Ga₂O₃可采用与硅晶圆相似的 直拉法(Czochralski)实现大规模制备,也可通过边界成形薄膜供料法(EFG)和垂直 Bridgman-Stockbarger法生长,具备显著的工业化潜力。

这与其他宽禁带半导体形成鲜明对比。除碳化硅(SiC)外,大多数新兴宽禁带半导体缺乏同质衬底,只能在异质材料(硅、碳化硅、蓝宝石)上外延,造成晶格失配与大量缺陷,影响器件性能。而Ga₂O₃能自支撑生长,无晶格失配问题。

在物理特性方面,β-Ga₂O₃的带隙约 4.8 eV,击穿电场达 8 MV/cm,远超 Si(1.1 eV, 0.3 MV/cm)、SiC(3.3 eV, 2.5 MV/cm)与 GaN(3.4 eV, 3.3 MV/cm);Baliga 优值(BFOM) 约为 SiC 的 10 倍、GaN 的 4 倍,可实现更低导通电阻与更高能效;窄吸收边(260 nm),载流子浓度对紫外透过率影响极小,在深紫外光电器件(DUV)中表现出独特优势;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依托这些特性,β-Ga₂O₃被视为未来高压功率器件与深紫外光电应用的理想材料。

当然,它也并非完美。β-Ga₂O₃的主要短板是导热性低——约为SiC的十分之一,热量易在器件内部积聚。如何解决散热瓶颈,成为未来产业化能否突破的关键议题。

图4:β-Ga₂O₃的物理特性及功率晶体管基准图

(图源:镓仁半导体)

更难能可贵的是,氧化镓可在外延生长或离子注入过程中掺杂,且兼容标准的商用光刻与半导体工艺。这意味着它能复用现有的晶圆制造技术,轻松定义纳米级尺寸器件。而多数宽禁带材料不具此优点,甚至 GaN 也不完全具备。

日本在氧化镓研究上的积累可谓深厚。早在2012年,东京 NICT(日本信息通信研究院) 的 Masataka Higashiwaki 教授就发表了全球首个单晶 β-Ga₂O₃ 晶体管(金属–半导体场效应管,MESFET),其击穿电压超过 250V——要知道,GaN达到同水平耗时近二十年。这项研究首次验证了β-Ga₂O₃在高压功率开关器件中的巨大潜力。

这一成果的产业化接力者,是成立于2015年的 Novel Crystal Technology(NCT)。

NCT 致力于氧化镓材料与器件研发,并持续刷新全球性能纪录。

2025年4月,NCT宣布,成功开发出一款垂直结构氧化镓 MOS 晶体管(β-Ga₂O₃ MOSFET),其功率品质因数(PFOM)达到 1.23 GW/cm²,创下目前全球β-Ga₂O₃ 场效应晶体管的最高纪录。该指标比此前其他研究机构公布的最高值提升 3.2 倍。该成果预计将大幅推动 0.6–10 kV中高压氧化镓晶体管的发展。NCT 计划进一步采用 NiO 等 p 型异质半导体材料改进终端结构,以进一步降低电极终端电场集中。研究团队的目标是充分发挥β-Ga₂O₃ 的高击穿场(6–8 MV/cm)潜力,开发出性能超越 SiC 的新一代高压功率晶体管。

β-Ga₂O₃MOSFET 结构示意图(a)剖面图 (b)俯视图(图源:NCT)

今年8月1日,NCT还宣布与另一家在外延生长技术(特别是 HVPE 工艺)方面积累深厚的美国氧化镓产生Kyma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150 mm(6 英寸)大面积氧化镓外延晶圆的制备工艺,用于多千伏级功率器件的研发与制造。

凭借十余年的研究积累与材料工艺优势,日本团队在氧化镓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从晶体生长、外延技术到器件结构设计,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氧化镓:中国厂商领跑8英寸时代

但是国内氧化镓产业也不甘示弱,过去三年,国内企业在单晶衬底、外延生长与装备制造等多个环节接连取得突破。

在氧化镓材料最上游的单晶衬底环节,国内的杭州镓仁半导体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

2025 年 3 月,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块 8 英寸β-Ga₂O₃ 单晶,成为全球首家掌握该尺寸生长技术的企业。镓仁采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杨德仁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 铸锭法(Casting Method)——一种创新型熔融生长技术,具备高效率、低成本、流程简洁与可扩展性强等优势。

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全球氧化镓单晶直径纪录,也标志着公司在短短三年间实现了“从 2 英寸到 8 英寸,每年一代”的跨越式发展。8 英寸β-Ga₂O₃ 衬底与现有 8 英寸硅产线完全兼容,将大幅加快产业化步伐;更大尺寸衬底也有助于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制造效率。中国率先进入β-Ga₂O₃ 的 8 英寸时代,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图源:公司官网)

杭州镓仁半导体成立于2022 年9 月,坐落于杭州市萧山区。公司依托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浙大—杭州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担任首席顾问,组建了一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与生产团队。公司开创了氧化镓单晶生长新技术,拥有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十余项,突破了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在氧化镓衬底材料上的垄断和封锁。

在单晶衬底方面,镓仁半导体在2025年2月,成功制备出 6 英寸斜切型氧化镓β-Ga2O3衬底,该衬底的主晶面为 (100) 面,沿 [00-1] 方向倾斜 4°68,如下图所示。目前,6 英寸β-Ga2O3衬底已实现量产并交付客户使用。

镓仁半导体开发的6英寸斜切型氧化镓(β-Ga2O₃)衬底(图源:公司官网)

此外,镓仁还开放了自主研发的垂直 Bridgman(VB)生长系统及配套工艺包。该系统于 2024 年 9 月推出,可在高温高氧环境下实现 β-Ga₂O₃ 晶体的全自动生长,显著降低人工干预、提升晶体质量。设备支持多晶面取向与大尺寸制备,满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客户在 β-Ga₂O₃ 研究与生产中的多元需求。

氧化镓外延领域,初创企业镓创未来(成立于 2025 年 7 月)也在快速崛起。据 36Kr 报道,该公司于 2025 年 11 月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专注于氧化镓外延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已具备小批量异质外延生产能力。团队核心成员均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自 2015 年起深耕宽禁带材料与器件研发,拥有近十年经验。

创始人坦言,氧化镓产业长期受制于衬底成本高、外延供应不足与材料性能限制。目前国产 2 英寸氧化镓衬底仍需使用高成本的铱坩埚,价格约 2 万元/片,相当于同尺寸 SiC 衬底的 40 倍,严重制约产业化。为此,镓创未来选择了两条关键突破路径:异质外延技术路线——在碳化硅、蓝宝石、硅等成熟衬底上生长氧化镓,将材料成本降低 10 倍以上;自主研发 HVPE 设备——实现大尺寸、厚膜与高迁移率,同时在宽掺杂范围内取得关键性能突破,确保异质外延片稳定量产。

公司重点聚焦两大高价值应用方向:1)功率器件端,新能源汽车 800V 以上高压平台、车载充电器、快充桩及 AI 数据中心工业电源;2)光电器件端,日盲紫外探测、深紫外光源及光通信器件等。

国内涉足氧化镓的企业还有铭镓半导体(2英寸单晶和外延片)、深圳进化半导体(衬底)、北京镓族科技(衬底)、杭州富加镓业(2-4英寸单晶衬底和外延片)、苏州镓和(单晶衬底和外延)、苏州镓耀(国内首台量产型氧化镓MOCVD设备)等。总体来看,中国已在氧化镓的材料、外延与装备三个关键环节上完成从“0到1”的技术自立,正在迈向“从1到N的产业化扩展”。

写在最后

可以预见,超宽禁带氧化物正成为功率半导体的下一个主战场。无论是Patentix推动的“r-GeO₂+Minimal Fab”新体系,还是中日厂商围绕β-Ga₂O₃ 的产业化竞速,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材料时代正在开启。

尤其是β-Ga₂O₃ ,虽然仍面临导热性不足、成本偏高以及p型掺杂尚未解决等挑战,但它已成为最接近商业化的 UWBG 材料之一,并在高压功率器件市场展现出极强的可替代潜力。氧化镓的全球竞争格局正逐渐成形:日本凭借技术积累领跑上游,而中国则以产业化速度强势突围。中国在第三代半导体 SiC 领域已构筑明显优势,那么,这一优势能否顺延至以Ga₂O₃为代表的下一代材料?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