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渣打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2030年前撬动3000亿可持续金融资本

睿见Economy
Nov 14

专题: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

  文 | 新浪财经 李欣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第30次大会(COP30)目前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召开。会议期间,新浪财经联合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发起1.5℃ Talk对话,旨在为行业及公众提供关于《巴黎协定》十周年和1.5℃目标挑战的深入见解,助力提升气候雄心,推动行动落地。COP30第一周,我们与渣打银行首席可持续发展官Marisa Drew进行了对话。

  在Drew看来,AI与可持续金融的关系呈现出双向赋能的特征。首先,可持续金融能为AI本身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正如她所指出的,AI应用越广泛,能源需求就越会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必须通过绿色方式为此类需求提供融资。令她深感振奋的是,当前许多在建的数据中心正采用绿色能源供电,而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确保可再生能源为AI应用提供动力,将成为可持续金融的重要领域。

  其次,AI也能为可持续金融创新提供强大助力。Drew解释说,成果衡量的过程极为复杂。虽然测量碳排放看似简单,但数据是否计算准确?空天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能否通过有效解读来确认我们真正实现了预期气候目标?在这些方面,AI将在数据处理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自然金融也是值得关注的领域。Drew指出,自然系统极其复杂,生物多样性关乎整个生态系统,并非像碳排放那样可以用单一数字衡量。因此,若要开展保护自然的可持续金融实践,就必须了解这些系统是否在有效运作和自我再生。这恰恰是AI的绝佳应用场景,因为它需要海量数据分析、信息输入、解读以及预测建模。

  谈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混合融资”话题,Drew表示,人们常常认为混合融资极其复杂,尽管它在某些方面的确如此,但其基本原理却非常简单。混合融资的本质是将传统商业资本与要求较低回报的资本(如开发银行),或不要求资本回报的慈善资金结合起来。当这些资金在同一项目中融合各自的要求后,就能降低资本成本。这样做的效果是,原本经济上不可行的项目可能突然变得可行,或者资本使用者的成本会大幅下降。

  Drew认为,这正是气候金融领域令人兴奋的部分,因为许多慈善家都希望发挥催化作用,他们不追求回报。例如洛克菲勒基金会正利用资金赋能,确保将煤炭行业工人重新培训至可再生能源领域。这项活动本身不会产生回报,因此需要有人为此出资,而商业银行则可以资助商业部分,双方合作推动项目落地,这对人类、地球和最终成果都有益处。

  在回应当前某些地区出现的气候行动倒退现象时,Drew强调,渣打银行始终坚定推进可持续金融议程。在她看来,这是银行战略的核心,是推动业务转型、为未来产业提供融资的绝佳途径。她特别对中国的绿色革命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正在多方面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银行,他们希望为此提供融资,因为他们的目光投向的是未来的长期可持续产业。

  Drew透露,渣打已承诺在2025年底前实现10亿美元的可持续金融收入,目前进展顺利;并计划到2030年调动3000亿美元的可持续金融资本,当前也已步入正轨。她强调,可持续金融是渣打业务的核心与根本,因此他们绝不会动摇承诺与热情。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