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在玉溪,“下楼就能健身,运动设施就在身边,这样的生活太方便了!”城市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抵达健身场地,这一便捷体验正是玉溪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耕“强体魄”行动的生动写照。自“十四五”以来,玉溪市以健康玉溪建设为牵引,将体育赋能作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设施、丰富赛事、深化融合,让运动健康融入市民生活,为全民强体魄、提素质注入持久动力。
基础设施全域覆盖,健身服务触手可及
作为“强体魄”行动的核心支撑,玉溪市持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构建起城乡贯通、全域覆盖的运动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实现100%,体育基础设施全面覆盖乡镇、行政村,科教创新城体育场馆集群建成投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健身”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截至2024年底,全市体育场地达9869个,较2020年增长19.26%;体育场地面积达639.38万平方米,增长41.1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82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48.42%,硬件设施的跨越式提升,为全民运动筑牢坚实基础。
赛事活动百花齐放,全民参与热潮涌动
依托“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定位,玉溪市打造“一县一品”特色赛事矩阵,让全民健身热潮遍布城乡角落。易门七十二道拐自行车赛、新平磨盘山越野赛、元江冬季户外运动嘉年华等特色活动亮点纷呈,职工运动会、星云湖端午龙舟挑战赛等群众性赛事常态化开展,形成四季不断、全民参与的健身氛围。2025年1至9月,全市累计举办各类赛事活动273场次,吸引75.3万人次参与,带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2.27%,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高达94.72%。同时,全市组建市级单项体育协会23个、县级110个,配备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让运动更安全、更高效。
体教融合纵深推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速
聚焦青少年群体,玉溪市将“强体魄”行动与校园体育深度结合,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全市216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布设田径、游泳、足球、篮球等20余个体育项目,保障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创新推行体育自主招生政策,每年预留3%招生计划贯通小学至高中体育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三赛一会”市县校三级竞赛体系,让体育特长学生有更多发展空间。目前,玉溪已成功创建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省级5个,112所学校获评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获评全国第二批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城市,让青少年在运动中强体魄、健心智。
“体育+”赋能产业升级,综合效能持续释放
玉溪市立足“一极一心一圈两带多基地”产业布局,推动体育与消费、旅游、文化等业态深度融合,以中超联赛为龙头构建“赛事经济+青训体系+消费生态”发展格局。2025年1至9月,全市承接运动队训练163场次,拉动体育及相关行业消费、投资约13亿元,成功入选全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体育不仅成为市民强体魄的“健身场”,更成为激活城市经济、提升民生福祉的“动力源”。
下一步,玉溪市将持续深化爱国卫生“强体魄”行动,紧盯更高标准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丰富特色赛事供给,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文明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为健康玉溪建设谱写更加坚实的篇章。(赵思嘉)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