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论市: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 短期或维持宽幅震荡

东方财富网
Yesterday

  本周沪指下跌0.18%,深证成指下跌1.40%,创业板指下跌3.01%。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光大策略: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 短期内或维持宽幅震荡

  市场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不过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与往年牛市相比,当前指数仍然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但是牛市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涨幅更加重要。不过短期来看,市场可能缺乏强力催化,叠加年末部分投资者在行为上可能趋于稳健,股市短期或以震荡蓄势为主。配置方面,短期关注防御及消费板块,中期继续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市场处于震荡阶段时,前期滞涨方向可能表现会更好,对应于本轮即为高股息及消费板块。中期来看,流动性驱动行情下,行情中期TMT更容易成为主线,本轮或许也会如此。若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考虑到当前行情或正处于中期,先进制造值得重点关注。

  申万宏源策略:“牛市1.0”阶段的高位区域

  科技结构牛行情长期性价比不足,再向上突破阻力增加。顺周期行情还是“抢跑”阶段,中期逻辑仍有断点,牛市2.0行情启动的条件尚不完备。先做好高位震荡市,基于短期性价比把握小波段节奏。顺周期短期性价比已偏低,科技成长相对性价比已较高。前期机构投资者有调仓减仓、风格切换动作,短期下行风险可控。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反弹机会,顺周期投资需向有Alpha逻辑的方向收缩。当前的A股AI产业链,类似2013年底的创业板、2018年初的食品饮料、2021年初的新能源,都处于“产业趋势大波段没结束+中小波段有波折+长期低性价比区域”状态,参考历史经验,后续走势通常分为“高位震荡阶段”和“调整阶段”。

  兴证策略:全球“再平衡”之后 如何布局?

  对于A股而言,近期海外带来的影响更多在于结构,在海外扰动加速内部“再平衡”之后,布局明年景气预期的两条思路并未发生改变:一方面,近期海外带来扰动或将再一次为AI等景气成长主线提供布局窗口。海外扰动下,当前TMT相较前期高点已回撤10%以上,与全A的滚动40日收益差也在大幅回落,历史经验来看进一步回调的空间已不大,当前已经来到短期性价比较高的区域,为布局明年景气预期提供良好窗口。后续核心催化在于11月19日英伟达财报能否继续验证AI高增长逻辑、以及后续新发布的经济数据能否修正12月降息预期,若验证则布局明年景气预期更加顺畅。另一方面,明年景气边际改善预期和结构“再平衡”继续为顺周期板块提供估值修复契机。但在总量经济温和修复的当下,顺周期板块中重点仍是寻找景气能够线性外推、可持续的估值修复机会。当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受益于供给侧出清和需求侧结构性变化的方向,包括涨价资源品、新消费&服务消费等。

  银河策略:年末板块轮动中如何布局?

  近期在美联储偏鹰表态、投资者对AI行情担忧反复扰动下,海外市场整体震荡,科技股呈现回调态势。美国政府最长停摆结束,关注后续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对于海外行情的影响。A股行情整理格局仍在延续,板块之间快速轮动,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处于盘整状态,资金开始向锂电池、电解液等主题扩散轮动,大消费板块也受益于政策利好,但主题演绎的持续性仍显不足。同时,临近年末,机构配置或趋于均衡,也在为明年景气方向布局做出准备。预计年末行情仍以震荡结构为主。本周周内锂电产业链行情爆发带来的市场上涨机会,体现出供需格局偏紧下,价格水平回升逻辑正在提振中期景气改善预期。10月份金融数据验证存款搬家信号,资金面向好的逻辑仍有望延续。随着后续政策落地节奏进一步明确,物价回升预期下反内卷板块逻辑明确,科技主线产业趋势与业绩进入验证阶段,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浙商策略:“系统性慢牛”二阶段 更慢、更系统

  综合考虑国外形势、经济周期、国内政策、资金流向、市场情绪、宽基估值等因素,我们对市场保持中性乐观。展望后市,本轮“系统性‘慢’牛”运行顺畅,上证指数目前处于自2024年2月以来开启的月线3浪当中,后续有望“底部渐高,驭势而上”,预计全年在2021年2月高点和5178-2440的0.809分位数之间震荡。综合行业打分表、国内政策和行业基本面,建议关注四条主线,分别是:1)消费与财富效应 :“十五五”规划对“内需”定调较高,系统性“慢”牛格局&股市财富效应作用下,关注相对滞涨的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农林牧渔。2)景气方向:关注汽车、医药、电子、电力设备、非银金融。3)传统产业:“十五五”规划将“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关注基础化工、机械、建筑(中字头基建)、煤炭、钢铁。4)红利压舱石:2026年将是公募新规实行元年,综合考虑股息率和公募欠配比例,建议关注银行、交通运输等。

  华金策略:短期慢牛趋势不变 年底行业轮动如何演绎?

  短期延续震荡走势,慢牛趋势不变。(1)短期经济和盈利可能延续弱修复趋势。一是短期经济仍可能维持偏弱修复的趋势。二是短期企业盈利可能继续处于回升周期中:首先,10月PPI同比增速降幅继续收窄,企业盈利同比增速短期可能继续改善;其次,全A三季报盈利同比增速较中报继续回升。(2)短期流动性可能维持宽松。一是短期海外降息预期下降,但国内宏观流动性可能维持宽松。二是短期股市资金可能流入放缓。(3)短期风险偏好可能偏中性。一是短期稳增长政策预期仍对风险偏好有一定支撑。二是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下降,全球市场情绪偏谨慎。短期继续均衡配置周期和科技中的低估值成长子行业。

  东吴策略:风格的巨轮继续滚动 2026年A股投资策略展望

  科技与安全维度下,重视AI产业趋势与资源能源安全性。在大国博弈及地缘政治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一方面需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把握AI科技革命浪潮,“以我为主”推进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与产业配套,在对海外“基建先行”国内产业配套景气进行充分定价后,2026年国产芯片及制造产业链、存储与存在比较优势的AI电力建设领域将跟进演绎,此外可将端侧AI眼镜、人形机器人以及To B端垂类应用(AI医疗、AI营销)等下游应用端作为AI行情的看涨期权予以配置。在主权货币信用替代加剧、资源民族主义愈发兴起的背景下,基本金属、小金属等资源品的战略价值得到更为广泛的认知,同时价格中枢亦将持续抬升,重视供需结构持续改善的铜、铝、镍等基本金属及钨、钴、锑、铬等具备独立景气的小金属方向,而储能、绿色氢氨醇等新能源既顺应我国“双碳”战略下能源转型要求,又是规避化石能源进口掣肘、保障国家能源自主性的关键一步,另外固态电池、钙钛矿、核能等未来能源方向亦值得关注。

  中泰策略:如何看待10月通胀数据公布后的市场走势

  展望后市,价格端的边际改善与宏观政策环境的宽松预期或将共同推动A股进入“震荡向上、结构主导”的阶段。CPI的温和上行和PPI的触底反弹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但需求恢复仍未形成强趋势,后续需进一步数据支撑,因此短期内市场更可能呈现以流动性为主导、以结构机会为主线的行情特征。周期板块有望保持一定的强势,但持续性将取决于外需、房地产链条等的共振,属于阶段性交易;科技成长板块在利率中枢下移、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仍将是中期主线,震荡后仍具备继续走强的基础;服务消费在就业改善与居民消费意愿修复的带动下将保持相对稳健,而地产链的修复仍需政策进一步落地。

  华安策略:哪些低估滞涨方向尚未轮动?

  经济金融数据边际走弱,货政执行报告表态积极,内部政策托底预期升温,但临近年末增量政策出台概率低,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下降,市场仍将延续高位震荡。配置上,内部扩散降温、高切低现象继续突出,这种情况预计仍将持续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交易前。短期轮动增多加快、但难以把握节奏,AI产业主线调整反而提供更好布局良机。此外有业绩支撑领域也可重视,包括储能/电池军工、存储、工程机械等。

  中原策略:市场风格再平衡延续 周期与科技有望轮番表现

  周五A股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早盘股指低开后震荡上行,盘中沪指在4034点附近遭遇阻力,午后股指震荡回落,盘中医药、光伏设备燃气以及房地产等行业表现较好;半导体电子化学品非金属材料以及贵金属等行业表现较弱,沪指全天基本呈现小幅震荡整理的运行特征。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6.52倍、50.18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上方,适合中长期布局。两市周五成交金额19805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换时点,上证指数围绕4000点附近蓄势整固的可能性较大,市场风格再平衡仍将延续,周期与科技有望轮番表现。操作上宜均衡配置,投资者可采取"顺周期+科技成长"的均衡配置策略,把握结构性机会。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建议投资者保持合理仓位,避免追涨杀跌,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海外流动性变化以及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短线建议关注电池、医药、光伏设备以及银行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