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芯创港股IPO:光模块毛利率畸低、与单价变动方向不一致 发明专利仅16项技术“护城河”是否牢固?

新浪证券
Yesterday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10月31日,苏州海光芯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海光芯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芯创”或“公司”)向联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近年来,海光芯创收入逐年增长,但深陷亏损泥潭,近三年半累计亏损2.22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扩大25.83%。同时,公司主营业务尚无“造血”能力,经营性现金累计净流出4.55亿元。

  由于经营现金流量不足,海光芯创高度依赖股东出资及银行贷款以补充流动资金需求。截至2025年6月底,其广义货币资金余额5.55亿元,计息银行贷款则高达5.76亿元,面临一定资金缺口。

  此外,海光芯创自述在全球专业光模块提供商中排名第十,但国际知名光通信行业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却未见其身影。

  研发强度趋弱 发明专利仅16项

  海光芯创创立于2011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硅光芯片设计、芯片封测、高速光电子器件、高速光模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及技术服务,业务覆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电信通信三大应用市场。

  向联交所递表前一个月,海光芯创部分股东减持套现。2025年9月,蒋文昊、上海长舜分别向中天科技转让33.33万股、66.67万股股份,分别作价约1313.9万元、2627.8万元,合计3941.7万元。转让完成后,上海长舜不再是海光芯创的股东,蒋文昊仍持股0.8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海光芯创在全球专业光模块提供商中排名第十,并为2022年至2024年前十大厂商中收入增长最快的企业;在全球及中国专业AI光模块提供商中分别排名第六及第五。

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LightCounting)

  根据国际知名光通信行业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国厂商占据七席,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其中,排名第十的是索尔思光电(Source Photonics),而非海光芯创。海光芯创招股书所称“专业光模块供应商”是指生产光模块主要用于外部销售而非内部使用的公司,前述榜单公司均满足这一条件。

  此外,海光芯创宣称的AI光模块是指为满足AI计算集群超高带宽与低延迟需求而使用的光模块,主要以100G以上光模块为主,包括100G、200G、400G、800G、1.6T及3.2T等类型。

  事实上,在AI算力时代,光模块的战略定位已从“配角”转变为“算力刚需”——生成式AI的爆发推动全球数据量与算力规模呈指数级增长,AI大模型训练对GPU集群的依赖、智算中心万卡集群的建设,都使得光模块成为支撑算力流动的“神经中枢”。

  也就是说,光模块行业与AI算力需求本就深度绑定,海光芯创宣称的全球第六大AI光模块供应商是否只是噱头?

  专业人士表示,带宽需求的激增直接推动光模块向高速率升级,800G已成为AI集群标配。1.6T光模块的需求更是提前放量,由于英伟达Blackwell系列GPU已将其列为标配,市场需求从早期的200万只跃升至400-800万只,2025年出货量预计突破100万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

  长期来看,LightCounting预测2029年800G和1.6T光模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美元(约1120亿人民币),高速光模块正成为支撑下一代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

  根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今年Q2中际旭创1.6T已开始逐步出货,预计未来两个季度1.6T将持续量产和规模出货;新易盛1.6T产品也已实现批量出货,在今年Q4至明年将处于持续放量的阶段;光迅科技1.6T产品正在推进客户测试验证中。

  相较之下,海光芯创在高端光模块领域已显著掉队,其1.6T产品尚在开发中,还未进入客户测试验证阶段。

  目前,海光芯创在中国及海外拥有超过4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仅16项,远少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暂且不论“易中天”(指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单以2024年收入规模较接近的联特科技为参考,截至今年6月底,其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共计198项,其中发明专利多达82项,约是海光芯创的5倍。

  更为关键的是,海光芯创的研发强度(即研发开支除以收入)趋弱。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其研发开支分别为3719万元、4226.6万元、6379.7万元及4279.8万元,研发强度分别为36.18%、24.11%、7.40%及6.13%,呈逐年快速下滑趋势。

  深陷亏损泥潭 主要产品毛利率畸低

  经营业绩层面,报告期内,海光芯创的收入分别为1.03亿元、1.75亿元、8.62亿元及6.98亿元,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

  成立至今,海光芯创深陷持续亏损泥潭,各期分别净亏损6020.9万元、10856.4万元、1821.6万元及3484.7万元,合计亏损2.22亿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扩大25.83%。

  同时,海光芯创主业尚无“造血”能力,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72.4万元、-9104.2万元、-2.55亿元及-1796.5万元,合计净流出约4.55亿元,约是同期亏损总额的2倍。

  与之相对应的,存货及应收账款占用了大额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底,海光芯创存货及应收账款分别为3.69亿元、4.79亿元,合计8.4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59.52%。其中,库龄超过3年的存货为2757.4万元,未计提减值损失。

  由于经营现金流量不足,海光芯创高度依赖股东出资及银行贷款以补充流动资金需求。截至2025年6月底,其广义货币资金(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已抵押存款及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余额5.55亿元,计息银行贷款则高达5.76亿元,面临一定资金缺口。

  主营业务方面,海光芯创的收入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光模块,各期收入占比分别为68%、70.6%、68.5%及69.3%,始终维持在70%左右。

  报告期内,海光芯创光模块产品的销量分别为15.9万个、15.7万个、56.2万个及49.1万个,单价分别为439.47元/个、788.82元/个、1049.33元/个及985.03元/个,单价增长明显,但毛利率分别为-13.20%、-25.50%、12.40%及5.50%。

  其中,2023年的单价同比大幅增长79.49%,但毛利率却“腰斩”,同比下降12.3pct;2025年上半年的单价同比增长23.46%,但毛利率同比下滑0.1pct。

  AOC为仅次于光模块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各期收入占比分别为26.2%、26.3%、17.5%及26.2%,除2024年外均维持在26%左右。报告期内,该产品的单价分别为199.68元/个、341.16元/个、921.44元/个及1108.21元/个,但毛利率分别为8%、0.7%、18%、9.6%,波动明显。

  其中,2022年的单价同比增长70.85%,但毛利率同比下降7.3pct;2025年上半年的单价同比增长121.47%,翻了一倍还多,但毛利率却同比下降3pct。

  海光芯创主要产品的单价与毛利率变动方向为何不一致?

  进一步来看,海光芯创的业绩对主要客户存在重大依赖风险,在上下游的强势方面前缺乏定价权,容易在成本上升或需求疲软时首当其冲。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0.9%、95.8%、70.3%及86.1%。

  客户A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各期产生的收入分别为5509.4万元、8472.1万元、1.16亿元及4556.4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3.6%、48.3%、13.5%及6.5%,占北美(美国)市场收入的87.14%、99.93%、95.73%及91.13%。也就是说,客户A一举撑起了海光芯创几乎全部的北美市场收入。

  同时,客户A还是海光芯创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内,公司向其采购光学芯片、电子芯片及其他集成电路产品,采购占比分别为16.4%、9.3%、6.4%及0。海光芯创为何要远赴美国采购原材料,采购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

  海光芯创解释称,这种重叠主要是由于该客户/供应商为电子、电气与光纤连接系统制造商,既向公司供应特定光学元件,亦为其自身系统集成项目采购公司生产的光电互连产品。

  此外,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海光芯创光模块的毛利率显著偏低。

  2022及2023年,海光芯创光模块产品录得负毛利率,2024年虽大幅抬升至12.4%,但到了2025年上半年,增长再度陷入停滞,同比微降0.1pct。

  选取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及联特科技作为海光芯创的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同行毛利率均值分别达到37.44%、36.15%、41.82%及41.74%,波动幅度较小。其中2025年上半年,海光芯创光模块产品的毛利率不到同行的五分之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