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缺电”压力持续上升
AI算力扩张、制造业格局变化和电气化推动北美用电量增速中枢上移,面临较大缺电压力。需求侧中,AI爆发式增长可能是主要原因。9月,OpenAI与英伟达宣布合作建设10GW的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AI模型[1]。据彭博一致预期(截至2025年10月31日),北美头部四家云厂商2025年总资本开支(含融资租赁)有望同比增长58.5%,达到3620亿美元;2026年,在高基数基础上仍或保持约30%的增长。模型训练和推理对电力的依赖较高,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电力需求快速上升。供给端,北美电力电网老化问题突出,大批老旧煤电、气电项目陆续退役,而传统气电项目建设周期通常超过3年,核电项目更长达5-10年,导致电力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电力净进口数据也显示缺口快速扩大。根据EIA数据,今年1-9月美国电力净进口已达20.94太瓦时,同比激增125%。中金国际组预测,未来五年美国电力负荷年增量或超30GW,其中约20GW新增负荷来自数据中心的投产,年均电力缺口或在15GW左右,缺电压力可能长期存在[2]。
北美电力供需紧张压力已传导至终端电价。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截至今年8月,美国零售电价相较去年同期平均上涨6%。民主党参议员将部分地区电价上涨归咎于政府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及其对可再生能源的打击,指责其未能保护消费者免于补贴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3]。与此同时,电力短缺和电价上涨可能导致企业用电成本上升,相关行业盈利或受一定挤压,需警惕成本传导带来的经营压力。
为填补美国AI发展造成的巨大电力缺口,特朗普政府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的国家资金,为新建核电站提供融资。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2030年前建造10座大型核反应堆,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4]。上月,特朗普政府与西屋电气达成800亿美元协议,用于全美建设核电站。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近期表示,随着新反应堆陆续启动,核电站将获得能源部贷款办公室的大部分资金支持[5]。不过,核电建设周期漫长,中金研究预计2028-2030年产能才会陆续释放,难以弥补当下电力缺口。
北美缺电预期持续,我国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北美电力短缺已呈现系统性特征,涉及发电、输配电与终端用电多个环节。结合中金各行业组观点,中金研究认为,短期内北美或仍将主要依赖燃气轮机作为主要新增电源,并以可快速部署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光伏与储能作为补充,同时通过固态变压器(SST)等新技术提升整体效率。中长期来看,能源体系的重塑仍需依托气电、核电扩张及电网全面升级。
今年以来,北美“缺电”逻辑持续强化并引起投资者关注。从主力电源燃气轮机,到代表前沿电源的SOFC,再到受北美需求拉动的电力设备出海链条,相关板块近期均有所表现。向前看,中美经贸关系正步入新阶段(具体分析参见中金缪延亮博士发布的《中美经贸关系新阶段意味着什么?》),我国凭借制度红利、大国规模经济、上下游协同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以及工程师红利,在全球产业竞争力不断抬升,中金研究预计当前北美电力缺口有望继续推动我国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光伏新能源、有色金属等相关领域的需求释放,相关中国企业出海可能迎来较好发展机遇(图表5)。具体来看:
► 机械设备
相比其他发电方案,短期来看燃气轮机发电具备热效率高、快速响应需求、较短建设周期、稳定电力输出、低成本、相对清洁(长期来看可用氢气掺杂减少碳排放)等较多优势,或为北美数据中心供电短期最优解决方案。
北美AI数据中心建设带来大型燃机订单的延长和大幅增长,包括GE、西门子、三菱等全球龙头均在扩产以满足需求。国内代工以及叶片、铸造、材料等关键零部件环节供应商有望受益。
► 电力设备
电网设备
在能源转型与AI基建的共同驱动下,北美老旧电网亟需升级扩容,电网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变压器由于制造与交付周期较长,面临严重的供给缺口。中金行业组测算,2024-2027年,除亚太外,主要海外市场的变压器供需缺口仍将持续扩大,北美地区供给缺口或高达66%[6]。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电力设备制造国,产业链完整、交付效率高、具备成熟的海外项目经验,有望成为填补缺口的主要供应方。海关数据表明,2025年1–9月我国变压器出口额达65亿美元,同比增长39%。中金研究认为,海外电力设备需求充沛而供给结构性问题仍在,国内变压器产业链出海有望保持高景气。
储能
AIDC高耗能、高功率密度的特性,及其“过山车式”用电模式对电网的调节能力和稳定性构成严峻考验,储能有望成为其标配解决方案。储能响应速度快,适配下一代数据中心 800V 直流供电架构,能作为“稳定器”,平抑AIDC负载波动;也能充当高可靠性的“充电宝”,在电力紧缺时保障关键计算任务不中断,还有望解决在并网资源稀缺下的AIDC扩容难题。若储能逐渐成为AIDC标配,北美储能需求可能超预期。建议关注我国具备技术与渠道优势、并加速海外建厂的头部企业。
HVDC/SST等新技术方向
AI工作负载指数级增长增加数据中心的功率需求。传统的54 V机架内配电适用于千瓦(KW)级机架设计,无法支持即将进入现代 AI 工厂的兆瓦(MW)级别机架。高压直流供电(HVDC)供电架构具有灵活性强、效率与可靠性高等优势。英伟达正在推动供电架构向800V HVDC升级,目标2027年实现全面部署[7]。SST因其体积小、效率高、建设周期短和灵活性高等特点,有望成为未来AIDC供电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金行业组认为,未来HVDC/SST发展趋势明确,或利好在新技术积累、产品布局和项目经验方面具备领先优势的企业[8]。
► 光伏新能源
在老旧电源退役、新增气电和核电建设周期较长的背景下,短期内光伏、储能及SOFC燃料电池因可快速交付且具备稳定供电与调节能力,需求显著提升。中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后周期的需求扩张、电网投资加速以及储能应用深化,将持续带动行业景气。
► 有色金属
北美输电和配电网络广泛采用铝线,美国电网加速建设将拉动电缆铝材需求,直接推升电解铝消费。然而,电解铝耗电量大,美国本土产能在高电价环境下受到抑制。在我国产能已接近天花板、海外扩产节奏缓慢的背景下,中金行业组预计供给约束将持续支撑电解铝价格,电解铝行业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9]。
风险:需求不及预期、北美出海弹性较大、贸易政策变化
注:本文摘自中金研究于2025年11月16日已经发布的《产业出海系列:北美缺电,哪些中国企业有望受益?》,分析师:李求索 S0080513070004;陈诗源 S0080125070053;魏冬 S0080523070023;黄凯松 S0080521070010;李瑾 S0080520120005;刘欣懿 S0080525060006;张歆瑜 S0080124070034